楊業
(?~986) 北宋抗遼名將。原名重貴。麟州新秦(今陜西神木)人。父信,為后漢麟州刺史。楊業青少年時為后漢河東節度使劉崇部將,951年,劉崇割據太原,建立北漢政權,賜名為劉繼業,擢建雄軍(今山西代縣)節度使、侍衛都虞候,長期守代州,抵御遼朝的侵擾,屢立戰功,時稱“劉無敵”。
開寶二年(969),宋太祖趙匡胤率兵圍太原,楊業曾力勸北漢主襲取遼朝援兵,籍河東之地歸宋,但未被采納。太平興國四年(979),宋太宗趙炅親率大軍圍攻太原,楊業隨北漢主降宋,遂復姓楊,名業,為左領軍衛大將軍、鄭州防御使。不久,知代州(今山西代縣)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。次年,遼軍犯雁門,楊業領麾下數百騎抄小路繞至敵后,與潘美前后夾擊,大敗敵兵,殺其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,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,以功遷云州觀察使。
雍熙三年(986),宋軍分三路北伐遼。潘美為云(今山西大同)、應(今山西應縣)、朔(今山西朔縣)等州都部署,楊業副之,率兵連克寰(今山西朔縣東)、朔、應、云四州。但因東路軍失敗,奉命撤軍,并護送云、應四州之民內遷。此時,遼朝兵勢甚盛,楊業提出一個可保萬全的作戰計劃,遭到潘美和王侁等人的反對及誣蔑,被迫冒險迎敵。楊業臨行,泣求潘美等在陳家谷口(今山西朔縣南)接應,不然,將會全軍覆沒。潘美等以為遼軍敗走,擅離谷口,不久聽到楊業兵敗的消息,非但不前去援救,反而率兵逃跑。楊業遭到遼軍伏擊,拼死血戰,自日中至暮,輾轉退至陳家谷口,見無援兵,再率部下力戰。他受傷數十處,士卒也死傷殆盡,最后因坐騎重傷不能行走,被俘,英勇不屈,不食三日而死。楊業之死,使北宋朝野震動,宋太宗追贈楊業為太尉、大同軍節度使。潘美削三任,王侁等除名編管。
楊業勇而有謀,與士卒同甘苦,英勇抗遼,功績卓著,不愧為北宋名將。其子延昭(即延朗)、孫文廣等抵御遼和西夏也多有戰功,故后人稱為“楊家將”。
|